最近想使用工作流让 AI 帮我处理一些事情,于是我就想到了 n8n,刚好前阵子把家里闲置的主机弄成了 fnOS,性能对比之前的群晖 DS218 play 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,深切感受到了:“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美好”。

话不多说,上流程。

环境说明

fnOS 版本为 V0.9.30

准备工作

1. 更换镜像源(非必需)

如果你没有更换过飞牛的镜像源,使用的还是默认的镜像源,可能会有一些问题,比如我就遇到了 n8n 的镜像一下载完,但是本地就是不显示的问题,后来发现是镜像源的问题,换了就好了,更换方式:

  • 打开 Docker
  • 左侧切换到【镜像仓库】菜单
  • 右上角【设置】-【加速源设置】
  • 【添加】,添加地址为https://docker.1ms.run,备注随便

2. 下载 n8n 镜像

在【镜像仓库】搜索 n8n,下载名为n8nio/n8n的镜像,一般是第一个。

3. 创建目录

打开飞牛的【文件管理】应用,左侧切换到【我的文件】,在这个目录下新建一个【Docker】的文件夹(如果没有的话),再在【Docker】目录下新建一个【n8n】文件夹,再在【n8n】下新建一个【n8n_data】文件夹。

4. 下载汉化数据

https://github.com/other-blowsnow/n8n-i18n-chinese/releases 下载最新的 Source code,解压后,将【editor-ui-dist】改名为【zh-cn】,然后将这个改名后的文件夹上传到刚刚创建的【n8n】目录下,与【n8n_data】同级。

5. 配置 n8n 启动

  1. 回到 【Docker】应用,左侧切到【本地镜像】标签,刚才下载的 n8n 镜像应该就在其中,点击启动按钮
  2. 填上容器名称,其他配置根据自己需求,我只勾选了【开机自动启动】,点击下一步
  3. 高级设置中的【存储位置】设置,新增两条映射:
  • 选择【n8n_data】目录,后面的地址填上/home/node/.n8n
  • 选择【zh-cn】目录,后面的地址填上/usr/local/lib/node_modules/n8n/node_modules/n8n-editor-ui/dist
  1. 再在环境变量设置中新增两条环境变量
  • N8N_SECURE_COOKIE 设置为 false(如果你在本地使用,需要添加这条,如果你的设备已经配置好了https,可以不设置这条环境变量)
  • N8N_DEFAULT_LOCALE 设置为 zh-CN(中文显示)
  1. 点击【创建】

6. 启动

【Docker】应用切到【容器】标签,然后将鼠标放到链接图标上,会出现运行端口,点击端口就会打开项目。或者直接使用http://[nas IP]:5678直接访问。默认端口为5678,如果你改动过就使用你改后的端口。

以上就是在飞牛上使用 Docker 安装 n8n 以及汉化的过程,至于后面的流程,就看各人各自折腾了,可以用 AI 帮你写配置文件。就我用下来来说,工作流才是难点,而且对普通人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,哪怕有 AI 的辅助。